「黃醫師!泡溫泉不是可以讓皮膚變漂亮嗎?為什麼我每次泡完溫泉,皮膚就好刺、好癢喔!」在台灣,泡湯是個大家都很熱衷的休閒活動,很多溫泉業者不是都說泡湯有益健康,還可以養顏美容,對皮膚很好的嗎?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民眾在泡完溫泉之後,特別是在皮膚上產生許多不適呢?
其實,溫泉由於水溫較高,而且含有豐富的礦物質、微量元素,所以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、代謝功能,有些溫泉中的微量元素或礦物質,甚至有舒緩、抑菌、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,但浸泡在高溫的泉水中,當你泡湯結束後,皮膚上的水分卻會快速揮發,讓原本膚質偏乾、敏感的人,更乾燥、更受刺激了。
如果浸泡時間過長,或是次數過於頻繁,也會讓皮膚角質層上保護肌膚的皮脂膜遭到破壞,讓皮膚出現緊繃、脫屑、乾裂、刺癢、起疹子等問題。
所以,如果泡湯的方式不正確,或是沒有確認自己是否合適就長時間浸泡的話,非但對增進身體的健康、美麗沒有幫助,反而還會對身體有不良的作用喔!
接下來,我們要告訴大家,哪些人應該小心或避免泡湯,以及如何泡湯,才能讓你安全的享受舒適又健康的溫泉樂趣。
◎如何輕鬆享湯趣?
◎不宜泡湯的對象:
1.
|
皮膚過敏或是有異位性皮膚炎、脂漏性皮膚炎、蕁麻疹、魚鱗癬,或有冬季癢問題者,這類民眾本身皮膚對外在的刺激反應較大,而且鎖水功能較為不足,應避免泡湯。 |
|
2.
|
皮膚有酒糟或脂漏性皮膚炎問題者,溫泉中的高溫與悶熱,都會促使其泛紅問題症狀的發作,並加重其症狀的嚴重性,不宜泡湯。 |
|
3.
|
具傳染性的皮膚疾病患者,像是香港腳、疣等患者,或是身體有傷口者,都應避免到公共場所,以免將皮膚並傳給他人。 |
|
4.
|
心血管疾病患者,像是有高血壓、中風病史者,以及身體虛弱者,皆不適合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,懷孕婦女也不適宜。 |
|
5.
|
剛吃飽、空腹、飲酒後或是有失眠問題者。泡湯會促進血液循環,會讓胃部血流減少,影響消化,也會讓飲酒或有失眠問題者,加速血液循環危及健康與加重失眠問題。 |
|
|
在寒冬中,泡個熱呼呼的溫泉,再搭配美麗的風景與美食之旅,這的確是人生一大樂事!也是目前廣受國人歡迎的旅遊型態。但過程中,的確要留意溫泉的水溫、酸鹼值與泡湯環境,並正確使用溫泉,如此才能在泡湯中,安全的享受湯趣,達到精神上的舒緩放鬆,以及促進身體健康美麗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