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樂做皂,必成功守則
製皂最最重要3個化學關鍵: 溫度、混合、攪拌
只要遵守這3個化學關鍵及配方無誤,一定可以作皂成功
作皂很像烹飪 , 同樣的食譜, 每個人做出來的味道就是有點不一樣 , 同樣的配方,每個人做出來的皂皂卻會不盡相同哦 ~
除了手法不一樣之外 , 材料像油脂的產地季節 、 收成以及油脂工廠的操作過程也會多多少少影響成品 ,
再加上各家的香精油, 精油的不同產生了一些變數.
冷製皂 Step by Step
步驟1 |
決定好配方,把所需的材料、工具,全部準備好, 免得到時手忙腳亂,並在製作香皂地方鋪上報紙。 | |
---|---|---|
步驟2 |
全副武裝,穿上圍裙、長袖、長褲、襪子或鞋子,載上護目鏡、手套。 | |
步驟3 |
慢慢把氫氧化鈉倒入容量內稱重,寧可少0.多克,也不要多倒0.多克。 依配方稱重,最好選用 1G 起跳的稱子。
| |
步驟4 |
在陽台或室內通風良好的地方(請注意通風的流向)載上口罩,把氫氧化鈉倒入水中,用不銹鋼長匙快速攪拌.此時產生白色蒸氣,會刺激鼻喉,請儘量避呼吸 攪拌約一分鐘,人就可離開。 PS水的選擇: 用純水或蒸餾水即可。不要用自來水及礦泉水,因所含的金屬成份與礦物質,容易影響皂化,導致失敗。 | |
步驟5 |
慢慢把油倒入不銹鋼稱重 請注意 : 是以重量 G 為單位,而非容器 ml. | |
步驟6 | 把殘留在瓶口上的油,用衛生紙擦乾淨,才不致氧化,影整罐油品質 | |
步驟7 |
將油脂倒入不銹鋼鍋,以小火隔水加熱 ( 較不會破壞油脂珍貴成份 ) ,讓它溶成液體狀。
若懶得隔水加熱的人,可先把較便宜的油脂,如椰子油、棕櫚油、蜜蠟先溶成液體狀,然後把瓦斯的火關掉,再把配方中的油再加入(如橄欖油),若溫度降到50度以下,再用小小火加溫到50度。
| |
步驟8 |
鹼液與油脂,兩邊溫度各約 50度即可混合
正確測量溫度:
| |
步驟9 |
再將鹼液一點點、慢慢倒入油脂中,一邊倒,一邊不斷攪拌。 製造質地均勻的皂液,訣竅就是慢慢地一點點加入鹼水。千萬注意不要一次倒入的量的鹼水。 前20~30分,要不斷努力攪拌皂液......請務必遵守 攪拌時千萬注意不要讓皂液亂噴
| |
步驟10 |
當您可以在肥皂液表面上畫線條,而不會馬上消失,就可準備入模。 若太稠入模,做出來的皂皂會坑坑洞洞,不美觀 若太稀就入模,鹼液與油脂未完全混合,這樣做出來的皂易壞且較刺激皮膚,即使經過 1~2 個月成熟期也是如此... 唯有充份的混合,是成為好皂重要因素之一。 |
入模最佳時機 |
|
||
步驟11 |
在 trace 的皂液中及加SF(如甜杏仁油), 及可添加喜愛的添加物。如 : 蜂蜜、燕麥、精油 ....等 若添加香精、精油時請先與SF的油混合,再加入皂液中 因有的香精、精油會加快TRACE,避免到時措不及手,整鍋皂液瞬間變薯泥狀
什麼是SF:
| |
步驟12 |
若是塑膠模,先將塑膠皂模抹上一點點植物油,並用衛生紙 將多餘的油擦一擦,因抹太多的話,皂模上的植物油反而會被皂化,反會更難脫模。 若模子是木盒,要鋪上烘培紙或裝影印紙的那張防水紙 ( 用空白的那面 ) | |
用刮刀把鍋子上的皂液刮乾淨,才不會浪費哦! PS.皂液做完後,鍋子、容量先不要洗(因粉油膩)。等2~3後皂液變肥皂後,載手套再清洗較省力。 | ||
步驟13 |
約 24~36 小時,即可脫模。若無法順利脫模,放在冷凍庫冰上一天再拿出來脫模。 |
|
步驟14 |
若模子是長條型,可利用切皂器分割哦 ~ 這時香皂的鹼值還非常高,切割香皂時請戴手套。 | |
步驟15 |
將皂皂放在乾淨紙盒中,陰涼、乾燥、通風處,待收成。 放置位置要注意,不要讓小孩、寵物拿的到、吃的到
| |
步驟16 |
待4週~8週(視油脂種類而定),香皂熟成即可使用 使用前,請用石蕊試紙測PH值。 測量方法 : 皂皂 先搓出泡泡,再用石蕊試紙 測 PH 為什麼有些是標榜是 PH5.5 ? 對肌膚的潤澤效果當然遠遠比不上手工香皂 !! 或許大家會有個疑問 PH7~10是否太鹼了? 桃樂絲的皂皂 因為有加SF, 及耐心等待6~6週 |
|
手工皂起泡速度雖較慢些,洗臉時,皂皂抹在起打泡網上, ( 洗澡時皂皂抹在浴巾上 ) ,搓幾下,就可搓出柔細棉密泡泡哦~ | 打泡網使用方式 |
PS. The soapmaker's companion P176
冷製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, 至少要 2 到 3 星期 ,當皂液到入模子中它只有部分皂化
即使是一星期的皂,還是努力的的皂化中 , 當皂液 trace 時 , 只有 40% 到 50% 的皂液是皂化的 ,
接下來 18 到 20 小時的隔絕保溫的目的 是幫助它繼續皂化 ,
太快冷卻皂液可能會造成不平均的皂化 ,即使是再經過幾個星期的風乾 .
所有的目的都在使油脂與氫氧化鈉能完全結合 , 這樣出來的皂會比較易保存以及更溫和 .
PS. The soapmaker's companion P157
高溫與低溫做出來的皂有何不同 :
高溫 : 做出的皂比較乾、比較大 ; 低溫的做出的皂較厚實、較濕、也較漂亮